正在阅读:一边缺水一边浪费 水资源“瓶颈”亟待正视
资讯中心


一边缺水一边浪费 水资源“瓶颈”亟待正视

2014-12-12 10:51:08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关键词:环保设备 水资源 污水处理 工业废水阅读量:68380

导读: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废水排放总量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废水排放总量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01—2012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从2001年的433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685亿吨,12年间增加了252亿吨,平均每年多排放了21亿吨废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约4.3%。

  
  一边缺水一边浪费 水资源“瓶颈”亟待正视
  
  11月30日,日本涉外杂志《外交学者》发表一篇题为《中国水资源短缺迫在眉睫》的文章,其作者认为:“除了污染,水资源短缺可能是中国今天面临的有威胁性的环境问题。”
  
  这已不是外媒次谈及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与之前报道不同,此次外媒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危机“迫在眉睫”。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日媒的文章是一个宏观的看法,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是否缺水。中国的水资源总量是很大的,只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和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文水资源学家刘昌明介绍道。
  
  据水利部门估算,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3万亿立方米,占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按标准,目前中国有16个省(区、市)重度缺水,有6个省、区极度缺水。
  
  美国研究机构蓝圈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国之瓶颈:水匮乏与能源需求》显示,近70%的中国用水是在农业产业,而20%是在煤炭产业。农业和煤炭这两个产业都集中在中国的北方,北方恰好是雨水的地区,降水量仅为中国总降水量的20%,导致水资源供不应求。在中国北方,人均水资源仅为200立方米左右。而在北京,2012年水资源消耗水平高出总供水量的70%。
  
  “从生产生活生态来看,我国总体缺水,特别是北方地区,尤其明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裴源生说。
  
  水利部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公认的极度缺水警戒线是人均500立方米,而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显示,目前北京居民喝的每三杯水中,就有两杯为地下水。而令人不安的是,据北京市水务局数据,北京地下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在北京地面上已形成2650平方公里沉降区。
  
  目前全国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0座严重缺水。除了水少,水还在变“脏”,让自来水水质雪上加霜。
  
  目前,多地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也让水源地地区面临水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两难选择。约4000万人的生活用水依靠发源于江西安远县的东江。然而,这个稀土、钼矿、电气石储量丰富的小县城,为了保护东江源,至今未能摘掉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帽子。
  
  在一些地方的水源地,由于上游和沿岸保护红线范围内并未实施有效保护,水源地周边垃圾遍地、矿山私采乱开,水面开发旅游、网箱养鱼,水质遭到严重污染。还有一些企业将没有经过处理的超标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源污染。
  
  一边缺水一边浪费
  
  中国缺水令人担忧,但当前中国水资源的浪费更加令人痛心疾首。
  
  在农村,农业灌溉用水消耗量巨大,约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45%。在东北、西北、华北部分粮食产区,许多农田仍在沿用相对粗放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的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消耗浪费巨大,有的农田产出甚至接近“一斤粮食一吨(立方米)水”的程度。
  
  在城市,全国669个城市缺水70亿立方米以上,若不超采地下水,城市水资源缺口将达100亿立方米以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地面沉陷、水源污染等现象纷纷出现,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大瓶颈。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目前我国城市输水管网漏失在15%左右,如果加大投入修整使漏失率降低到5%的水平,即可节水52亿立方米。”原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说。这一数字保守计算相当于2000多个昆明湖水量,接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规划调水量100多亿立方米的一半。
  
  一边缺水,为调水解困要投资千亿元;另一边,水资源的低效使用、跑冒滴漏、水体污染等现象十分严重。中国目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40%至55%,发达国家一般在80%至85%以上。此外,居民家庭用水浪费也很大。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宋献方将我国缺水的原因分为四类,水量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工程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他认为,重要的是用水效率低下和公民的节水意识不够,“很多节水宣传都是运动式的,宣传完就结束了”。
  
  削减污水总量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废水排放总量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01—2012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从2001年的433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685亿吨,12年间增加了252亿吨,平均每年多排放了21亿吨废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约4.3%。
  
  我国废水污染源主要分为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以及少量的集中式污染设施排放源,其中城镇生活源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是我国废水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污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比例逐年提升,从2001年的53.2%上升到2012年的67.6%。2001—2012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均增量19.4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年均增量的92.2%。
  
  在三种废水污染源中,工业废水特点是排放数量及污染物含量相对小,但污染物种类多、治理难度大,引起水环境发生质化污染;农村污水特点是排放数量大,但截至2010年,全国范围内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不及10%,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工业废水、农村污水相比,城镇污水的特点是排放量及污染物含量大,但污染物种类少、治理难度低、治理工艺相对成熟、城镇污水处理覆盖率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对水环境的影响属量化污染。
  
  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2014年2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水污染防治存在三个问题:地下水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河流,特别是农村,或者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河沟、河岔的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在水环境的管理上还有很多不足。
  
  以北京为例,19个划定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覆盖人口约1320万,约占全市常住人口2/3,仍有1/3左右人口的饮用水水源情况环保部门尚不完全掌握。
  
  环保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约2400万吨,氨氮排放量约245万吨。“排放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翟青在前述发布会上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指出,我国水环境的COD(化学需氧量)承载力为740.9万吨,但次污染源调查发现,COD实际排放量为3028.96万吨,超出环境容量四倍多。
  
  环保部测算,这些总量必须要削减30%—50%,我国的水环境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水污染治理须开放市场
  
  众所周知的是,上世纪末我国就启动了对辽河、海河、淮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的治理,但治理效果仍然不佳。局部区域的水污染,原因有很多,主要的莫过于地方上的企业偷排或是违规排放,因为违规成本很低,而且一些地方对当地企业充当了保护伞,环保让位于GDP发展的思路仍然存在。
  
  为此,众多专家建议,首先应该对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的相关数据进行摸底,科学决策应该基于这些数据之上。并且,这些数据也可以让公众或是研究机构查阅,方便相关研究,并集思广益与治理论证。在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数据库的基础上,推出的治理计划会更加合理,或者说,治理会更加具有系统思维。因为,土壤、空气与水污染是相关的,可以协同治理。
  
  随着国家对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治理的重视,无论是哪方面的治理都离不开市场,引入民间资本将是相关治理推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正是此次水十条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原因。水污染的治理,不仅需要技术更新,也需要市场企业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这种开放性的思维,对于污染治理当然是好的,但是在进一步向市场开放之前,相关的规制仍需要完善。主要的,各种环保公司竞标的过程需要透明化,地方上的污水处理项目不应该是“关系项目”,只有当一些竞标的过程更透明、更公平之后,才会真正激发市场的能量,保证污水处理的质量,也使得政府投入在水治理方面的资金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在各种污染治理领域,缺的并不完全是资金,而是如何让投入的治理资金获得更高的效率。理顺各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是首当其冲的,企业获得这些环保项目时应该处于一个公平、透明的竞争状态,这不仅会提升政府投入的效率,使得污染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也可以不断激发各种技术创新。并且,整体的发展思路中也应该充分的重视环保,改革现有考核制度,增强环保执法力度。
  
  此外,污染治理也需要积极调动民间的力量,当地群众对自身的利益感知是深的,应该鼓励他们有序地发挥监督作用;也应该鼓励和不断扶持环保方面的民间组织,在治理工作中也不断将他们吸纳进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新法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条款,加大了处罚力度。这是正确的方向,未来还应细化市场进一步进入环保领域内的各项细则。
  
  【新闻助读】降水增多无法根本缓解水荒局面
  
  国家气候中心工程师李修仓博士表示,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这对华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压力有一定缓解,然而,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还有不确定性,虽然北方降水确实有所恢复,但未来会怎么样还很难说。
  
  “气候变化很复杂,不要说年代际变化,即使是对于年际变化,我们的预测能力也非常有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安民表示,“预测年代际的变化极为困难,科学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
  
  近年来我国夏季主雨带表现出显著的北移趋势,从2009年至2013年的情况来看,北方地区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然而,降水增多并不能改变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此外,雨带北移,南方地区降水减少对水资源总量的影响虽然不大,但随之频发的干旱、高温、热浪,则会增大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用水量,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水资源紧缺。
  
  对此,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则认为,我国水资源短缺,一方面受制于降水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则与生态恶化、水体污染导致水质变差有关。同时,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亦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一系列淡水资源问题,譬如,海岸滩涂湿地遭到破坏,河口盐水入侵影响河口地区的淡水资源供给,沿海土地盐渍化加剧等。
  
  “南水北调工程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尽管北方降水呈增多趋势,但增加的水资源量不能彻底缓解华北的缺水形势,南水北调工程依然必要。”李修仓如是说。
我要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7759680;邮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环保在线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环保商城:

气浮机曝气机COD测定仪TOC分析仪污水提升器带式压滤机格栅除污机污泥泵潜水搅拌机污泥浓缩机污泥搅拌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高压清洗机油烟净化器板框压滤机无轴螺旋输送机气体分析仪烟尘检测仪油雾净化器超声波清洗机泳池水处理设备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联系电话0571-87759680
环保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环保在线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环保在线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环保在线网

抖音号:hb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环保在线

公众号:环保在线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环保在线

快手ID:2537047074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