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经济过热引行业乱象 低价中标倒逼政府提价
“一旦低价中标项目后续运营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当地环境质量,也将激化政企矛盾。”在3月1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简称环境商会)召开的“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各界环保界人士直言,“野蛮人”的进入加剧了低价竞争,甚至一些企业在低价中标之后,运行一段时间就难以为继,又“绑架”地方政府提价。
低价恶性竞争的环保经济乱象与目前环保产业投资过热有很大关系。
在政策的驱动下,环保产业炙手可热,越来越多的非环保企业破门而入。
据环境商会统计,2015年环保行业的并购风起云涌,共发生案例约12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400亿元。特别是大型国企进军成为新业态。葛洲坝集团、中国石化、中冶集团、徐工集团、中国铁建等都开始跨界布局环保市场。
“可是任何事情热了以后就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时间消化,难免就会有一些失败的案例和做法。”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如此分析为何低价中标会引起环保界的争议。
多位环保业内专家表示,恶性竞争的问题在于服务边界不清晰、监管不严格、调价机制不完善,以及背后的官商勾结等问题,这导致低价中标者低质运行无监管、调价暗箱操作等;根本的还是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通过技术进步和合理竞争降低价格。
不断被击穿的中标价
2015年9月,江苏省政府采购网发布《高邮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预中标结果公示》,宣布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预中标江苏省高邮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垃圾处理费中标金额为26.5元/吨。
“狼来了!”这创下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标价新低。此前的2015年6月,光大以48元/吨的价格中标江苏新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8月,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6.8元/吨拿下安徽蚌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然而3个月后,低价格记录再一次被打破。
2015年12月,浙江绍兴某处理规模为2250吨/日的垃圾焚烧项目开标,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峰环境)给出了18元/吨的垃圾处理服务费报价。
仅仅数月时间,中标低价从48元/吨骤降至18元/吨,降幅达62%。同时,污水处理领域低中标价也呈现断崖式跌落。
2015年12月,安徽安庆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以0.39元/吨污水处理费震惊业界。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显示,选取全国227座污水处理厂为样本,平均污水处理成本是2.73元/吨。
E20环境平台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的《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成本测算及分析报告》显示,在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为8%,垃圾焚烧热值为6500KJ/kg,建设投资为45000万元的前提下,垃圾处理服务费单价应在65元/吨左右。若考虑到应收账款周转期的问题,垃圾处理服务费初始单价将上浮至68元/吨。
“野蛮人”“超越底线”“行业自毁”……面对低价中标竞争,环保业界纷纷吐槽。
“个别企业不计后果、竞相降价的跑马圈地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环保行业的整体利益。”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指出,环保行业具有公益属性,应对偏离项目成本价格的恶性竞标现象高度重视和警惕,不能完全以“低价中标”的方法确定中标企业。
环境商会提交的《关于遏止环保行业恶性竞争的提案》认为,环境技术及运维管理技术未有跨越式突破,环保行业融资的财务成本及税费普遍增加,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并不具有全面降价的广泛基础。
提案指出:“一旦低价中标环保项目后续运营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将激化政企矛盾的集中爆发。”